欢乐港湾艺术计划 | 何健翔:与边界,与围墙“斗争”
“三日谈”艺术论坛为欢乐港湾艺术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近40位活跃于海内外文化艺术现场的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策展人及城市管理者,针对建筑空间、城市历史、科技媒介等命题,发表他们对当下问题的思考。
建筑师何健翔对代表边界的墙进行了批判性思考,他通过分享在不同社区进行的实践案例,探讨墙是否拥有开放和对话的多样可能性。
下为演讲嘉宾的文字实录,后续演讲嘉宾的演讲稿将陆续发布。
我们把界线变成了一种新的形态,打破两栋建筑之间的“墙”,把它们之间的边界空间变成一个绿色社区状态。
我想讨论一个与边界相关的对象——墙。其实墙对于人类有很悠久的历史,围墙是防御性的,在古代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村子、院落都有墙,在中国各朝各代,都把城市甚至是城市中的空白地方围起来。长城是最伟大的墙,我们把墙做到了一个国家的尺度,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把国家边界围绕起来,最终成为一个建筑上的典范。
△长城——国家尺度的墙
现代社会的各种边界相互交叉、跨越,包括人的个体活动,鼓励大家不受约束地进行交往、交互和交流,这才形成了信息社会。虽然现代社会发展了很多年,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围墙设计和建造手法,以不同的方式把围墙变得更加有趣和通透,但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面,围墙始终无处不在,并在现代社会中显得过度存在。
△现代社会的各式围墙
鉴于“墙”的存在如此强大,实体的、虚拟的,文化、国家的“墙体”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拆除,但可以尝试去消解和转化。很多时候,建筑设计成了在边界上跟“墙”对话和搏斗的过程。15年前,我刚从国外留学回来,做了一个房子模型,它所讨论的基本上就是关于墙的议题,设计成了一系列变化的“墙”的实验。
△关于“墙”的议题的房子模型,何健翔,2007年
这是我设计的第一个私家宅院——在东莞一小镇上的私家宅子。因为小镇城住区里的地都是一块块的,每个人会把自家的房子围起来,我们建造的房子在整个区域内处于最外围,所以外面的墙跟里面的墙,能够在围绕之外有多重的关系,墙构成了房子里的景观,这个墙甚至产生了房子内外之间的某种关系。
△叠园宅,广州,源计划,2015
后期我们做了第二个宅子,在半郊区的地里有一个宅院。院子是东方很传统的一种建筑,生活中的各种日常空间都被围合在院墙内。这个设计中我们把围墙做成有厚度的边界,把各种日常休憩和交往的内容整合其中。这是一个可游历的墙,它串联了宅院中不同的功能部分,连接了使用和景观,催生了各种关系。
我们在深圳大鹏新区废弃的工厂里也有一个关于围墙内社区的项目。这个项目从2014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未来它有可能还会延续。这个项目启动时定位并不十分清楚,尚不明确是做艺术社区还是结合某种产业新型园区。我们正好抓住了这种不确定的特性,第一阶段在整个工厂抽取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改造。不管是厂区的内部还是对外,我们争取建立更多的联系。以前的工厂是用墙围闭起建筑群落,新的设计中我们尽力打破围蔽,探讨社区与外界的联系。
△深圳艺象感觉艺术社区设计图,2016
原来的围墙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一圈的墙,围合了厂区内高低不同的地貌和建筑。主入口的上面是原来的工厂,下面是县道。一般的艺术区,人们习惯会设置一个入口的围墙上设一个门,做一个形态。在这里我们希望把地形的高差和内外之间的距离进行某种拆解,把这个入口因素扩散到一定的场域里,变成可以跟地形和景观游走的领域,即人在里面体验进入厂区的过程。墙在这里被打散、拆散成一种游历、游玩的建筑。此时,使墙变得有趣,它不再是一种内外清晰的界限,或者是门口的标识。这里,我们尝试把 “门”这个字变成一个过程、一种关系,它有时间和空间的过程在里面。
△深圳艺象感觉艺术社区现场图,2016
连州摄影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获得了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但这个从设计到建造项目花了很长时间,我们从2004年开始考察这个城市、选址,让自己从建筑师的惯性思考慢慢地进入到对边缘城市、对小城生活的理解,过程让我想起小时候自己生活的县城的状态。场地原来的厂区比较封闭,基本上几个厂房就剩一个小门出入街道。把这几个状态关联起来,我们把连州摄影博物馆设计成除了专业展览机构之外的,一种与城市,甚至跟老城区连接的新状态。
博物馆现场有好几栋多年的木构单层,已经很破烂了,在拆除木层构造后,我们完整地把比较完好的物料收集、编号排列起来,堆放在现场,通过对材料的重新编排,形成仍然是某种状态的墙体。因为在老城里,那种无论是城市的肌理还是它的街道内部,大屋或者祠堂,它们之间的关系都需要某种隔离和连接,但是我们还是希望采取某种编织的方法,最后诞生一个新的墙体类型。
△收集、排列连州博物馆原址木构单层,2015
可以看到我们设计的墙有着很简单清晰的框架系统。底下为了保持首层跟街道的联通,用廉价的植草砖砌筑出类似以前南方常用的镂空花窗的界面,用这种形式把博物馆内部与外部街道连接起来。建筑上部则是比较厚实的、保护二层以上的展览空间,但仍然在外墙与展览盒子之间留出类似冷巷的空间,保证内部空间的流动性以及好的物理和节能性能。同时原来收集的老建筑旧物产,被整理编制到新的墙上,形成是一个新的界面。
△街道上可看到的连州博物馆外墙,形成一个新的边界
在墙的里面,我们用区别于外墙的物料建造空间,故意将墙内墙外的物理性能、质感做成反差的效果,观众沿着墙也能产生了一定的观赏、游历的体验。所以,基本上可以说,内外之间的墙本身已经如同一个垂直的展览,至少对于当地的市民或者街道而言,通过墙进入展览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进行了一种对历史的游历,产生时间上的游览。
△连州博物馆墙内空间
在广州的天河区,我们和万科合作了一个居住改造项目,这个项目比较特别。万科希望把两栋有围墙隔离的、不同年代的厂房,变成居住、办公一体的社区,而且它们互相隔离。一般自然会想到,一栋用于办公,另一栋用于居住的延续状态。当然这个墙未必存在,但功能上它还是需要有不同人群不同状态时的隔离但同时连接的需求。
△改造前的广州沙东控制厂房,2016
我们把界线变成了一种新的形态,打破两栋建筑之间的“墙”,把它们之间的边界空间变成一个绿色社区状态,类似一个垂直小村庄。我们把墙转变成一个边界型的中央空间,原本有边界的墙在改造后最终变成了一个立体的人际交往空间,把边界转变成一种垂直的游览性的展示性博物馆。同时,我们把办公和居住的功能渗透在两个建筑里,没有完全按照两种功能分开,而是通过一个立体绿化的垂直景观最终形成了中间地带,把两个不同的内容编织在一起。因为两栋建筑之间有高低差,改造后的两栋旧工业厂房之间变成垂直村落,顶上和底下景观的街道更如同一个新的村庄,边界形成了新的空间类型。
△广州天河创想公社,2019
在我们设计深圳红岭实验小学之前,它原本是福田区安托山一片标准规划图定义规划的100米见方的工地。安托山这座小山,因为它为城市填海工程提供了大量的花岗岩土石方,最终山体被基本削平,只剩下一小部分在学校的西侧。在采石作业逐步退出后,其余场地被平整成城市开发用地。所以这里没有历史文脉,所有设计可以依存东西都没有。在这里如何开展工作?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区域,四周都是道路,通常的使用诉求整体上是三排教学楼加其他公共功能加一圈围墙。于是,我们又开始展开与边界,与围墙的讨论,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斗争”,当然这种“斗争”不止在设计上,也在规划条件上,在城市各种问题上展开。
△红岭实验小学建设前原址(图片来源:有方)
我们最终希望这个建筑能基本上在整个建筑外围完成,这样就不再需要围墙或者边界。这个地原来相当平坦,我们故意在边界区域制造了地形上的高低差,抹去原来出于安全或者其他考虑需要建造隔离围墙的成因,以此尽量地减少围墙,减少校园与城市之间的隔离状态。
△红岭实验小学剖面效果图
当然,这个设计包含了一个城市高密度的话题。因为这里的大楼密度非常高,所以我们把楼层控制在了24米的多层类型,把整个学校变成如同一个小城市。这个“小城市”的边界也不再是围墙,而是一个通透的空间。在潮湿闷热的南方,我们需要大量的自然通风进入到内部空间,这个边界就变成类似表皮一样通风通气,各种的资源称为可以互换的细胞有机的状态。
△红岭实验小学建成后,使用空间之间不需要围墙
我们的首层是通过整个“小城市”造成建筑体“悬置”在空中。最后落实阶段,早前我们希望取消的栏杆后来还是因为安全等各种问题而不得不继续以某种更轻盈的形式保留。其实这个问题在这所学校里是有条件解决的,因为一开始实际上他们要求的是学校至少是首层拥有文体、图书馆等功能,可以在周末,或者非上课时间对公众开放,打开边界。
希望有朝一日,这里的围栏能够被取消,重新让学校的建筑与城市产生关联,并实现我们在设计之初所设想的在周末等非教学时间里将首层和负一层的文体类空间对城市和社区开放。每个建筑也应该是一个自治、自洽的小城市、小村庄,这点是我们在设计上坚持的。
关于讲者
何健翔
源计划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09年和2010年分获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硕士和建筑工学硕士。2003年结束在欧洲5年学习和工作经历后回到广州,并于次年成立源计划工作室,尝试在极度产业化和商品化的南中国商埠开始自己的建筑探索。2007年底何健翔与蒋滢正式组建了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开始其在珠三角的独立建筑实践,从对“泛城市”化的批判性思考中建立自己的设计和营建方式,桥接传统和当下的断层。
*本文由上启艺术编辑,内容经过讲者确认,图片由讲者提供,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若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主办
华侨城深西集团\酒店集团
深圳·欢乐港湾
承办
上启艺术
策展人
杨勇
助理策展人
纪浩如、张巧依
展览地点
深圳欢乐港湾
交通指引
地铁:五号线临海站B2出口